青海贵德:探究垃圾处理新模式

青海贵德:探究垃圾处理新模式
中新网青海贵德8月12日电 题:青海贵德:探究废物处理新模式\n\n  作者 祁增蓓\n\n  初秋时节,走进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贵德县河阴镇张家沟村,洁净整齐的村道,错落有致的房子,每家每户门口都摆放着“蓝、红、绿、黑”四色废物桶,一幅美丽村庄画卷跃然眼前。\n\n\n\n图为张家沟村废物燃烧堆肥处理点,乡民正在作业。 祁增蓓 摄\n\n  贵德县坐落青海省东部的黄河谷地,境内山明水秀,天然环境优美,素有“高原小江南”之称。此间处黄河上游,河水终年明澈,素有中华母亲河“少女时期”之称。但是,乡村废物处理却一直是困扰当地的一大恶疾。\n\n  “曾经乡村人居环境基础设备建造相对单薄,废物是由环卫公司每7天进行一次会集整理,近60天才进行一次废物填埋,废物长时刻堆积气味难闻得很,不只污染环境,还会构成国土资源糟蹋,处理不妥简单构成二次污染。”张家沟村驻村第一书记刘军说。\n\n  为了完全离别“脏、乱、差”,本年,张家沟村在青海省红十字会和贵德县委县政府的支持下,出资70万元施行红十字博爱生态家乡项目,置办了小型废物燃烧炉及配套设备,并从废物分类整理下手,为每户制造4个废物桶进行投进。\n\n  “咱们先后举行项目定见寻求会、推动会、宣扬动员会,并经过微信大众号、粘贴海报、现场辅导等方法引导乡民进行精确的废物分类,建立正确的环保理念。”刘军慨叹,项意图施行,不只做到了村庄废物不出村、废物填埋显着削减、废物燃烧堆肥循环处理、人居环境继续改进,乡民的环保认识也得到了明显提高。\n\n\n\n图为张家沟村驻村第一书记刘军介绍废物生物肥。 祁增蓓 摄\n\n  据了解,张家沟村废物燃烧堆肥处理点会按每周两次的频率挨家挨户上门收回废物。“假如乡民家里有红白喜事,废物比较多的话,能够提早跟处理点提早联络,咱们会按乡民的需求提早上门转运,无需比及规则的时刻。”刘军说。\n\n  此外,为了鼓励乡民,张家沟村还建立了废物分类“红黑榜”以及积分奖赏机制。本年76岁的张家沟乡民毕秀英就曾经过积分兑换过一些生活用品。“尽管我年岁大,但是废物分类做的一点都不比年轻人差,赤色的是干废物,绿色的是厨余废物,黑色的是需求填埋的,蓝色的是可收回废物,次次都能拿到满分。”\n\n  在张家沟村废物燃烧堆肥处理点,2位作业人员正在燃烧炉旁作业。其间一位名叫白奋云,是本村乡民。“我本年62岁,身体虽健康,但出去打工必定找不到作业,现在我在家门口工作,一个月能拿2500元,对家里是一笔不小的收入。”白奋云笑着跟记者说,既能赚到钱又能美化寓居生活环境,是一件一箭双雕的工作。\n\n\n\n图为乡民家门口的废物桶。 祁增蓓 摄\n\n  据悉,现在,张家沟村在完成废物减量无害化处理的一起,安身经济效益研制出产出了废物生物肥,完成了“变废为宝”。“废物燃烧点对废物充沛燃烧后发生的炉渣可用于路途建造、填埋场掩盖资料;餐厨废物、动物粪便、经过高科技堆肥设备进行生物发酵,可出产出优质的美化及园林用肥,经过生物肥出产出售,就能到达既美化环境又增收的意图。”刘军说。(完)【修改:刘阳禾】